另外,以前國內制造業具備的勞動力成本優勢近幾年也在減弱,甚至已經與其他國家貴陽不銹鋼無縫鋼管和地區相差無幾。例如,目前中國臺灣地區年輕人的用工成本稍低,一般一個本科畢業生的月均工資在6000元左右,而中國大陸地區同樣條件的本科生的月均工資也已經增長至5000元左右,再加上繳納的五險一金約為工資的 50%,這樣合計人工成本就達到7500元/月。
“各種要素成本偏高,使得制造業的壓力真的很大。”張志祥說。因此,在提升國內制造業競爭力方面,張志祥認為,應從兩個方面下功夫。
一方面要從內部下功夫,貴陽不銹鋼無縫鋼管加快自身發展方式的轉變,逐步走向內涵式發展的路子。依靠技術進步和精細化管理,在提升自己的產品質量或者產品檔次的同時,不斷降成本;另一方面,來自企業外部的力量也很重要。張志祥的議案正是考慮如何從外圍下功夫,來提升制造業的競爭力。
張志祥建議,首先是國家要在金融支持方面下大力氣。資金成本高最核心的問題是國家監管較多,金融市場還不夠開放,而銀行的集中度又很高,相對來說還處于壟斷狀態。相對地,鋼鐵行業的產業集中度則要明顯低很多,企業比較分散。
“我個人認為,我國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都應更加開放。資本市場開放后,企業應該走向資本市場融資,這樣一來,企業對銀行的依賴度就會降下來。”張志祥指出,“特別是鋼鐵行業,過去國家基本不批行業提出的上市申請,導致鋼鐵行業的籌資渠道非常狹窄,也造成鋼鐵行業甚至整個制造業,特別是一些民營或者地方企業的資金來源非常單一,資金成本偏高。”
其次是能源市場的開放,使其完全市場化。在張志祥看來,一旦打破能源領域的壟斷,能源方面的成本也就能降下來。
同時,張志祥建議把企業的五險一金降下來,使企業有限的調薪資源更多體現到員工收入的增長上。
我認為過剩不是鋼鐵行業最突出的矛盾,貴陽不銹鋼無縫鋼管分散才是最突出的矛盾。”張志祥表示,應該用市場化的手段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。
現在鋼鐵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在75%左右,而張志祥認為,85%的產能利用率是較為合理的水平。“從這個角度來看,鋼鐵產業的過剩并沒有大家所說的那么嚴重,需要淘汰的產能也就是10%左右,算下來就是1億噸左右。再過2年~3年,這1億噸的產能基本能夠得到解決。”
“現在行業最難解決的是集中度低的問題。”張志祥指出,“如果分散的鋼鐵企業聯合起來,很多問題便可以協商解決:市場行為可以更加理性,市場分工也會更加明確;對上游原料企業,就會有更大的議價空間,更加有主動性;對金融機構和下游,也會有更大的議價空間。”
市場在化解鋼鐵產能過剩中發揮重要的作用。“市場化就是公平,有法律法規,有市場競爭。”在張志祥看來,企業的產品質量好,競爭力就強;企業不符合各種法律法規要求,就會被淘汰。“好在現在我國鋼鐵行業的去產能化正在以市場化的方式在推進。”
不過,張志祥也指出了用市場化的手段實行聯合重組,還須要解決的幾個問題。一是企業重組后的稅收政策問題。張志祥建議,還是按照屬地化的政策為宜。二是兼并重組的資金來源問題。現在的鋼鐵企業處于微利的常態,缺乏重組的資金。張志祥認為,可以依靠資本市場籌集資金,金融機構也應加大對并購貸款的支持。三是重組后不同類型企業文化的融合。“這在全世界都是個難題。”張志祥說,“這是企業實行重組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,我們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成長。
環保投入增加不代表效益下降
盡管有不少企業“吐槽”新環保法實施后,貴陽不銹鋼無縫鋼管企業的壓力加大了不少,張志祥代表卻表示,做環保并不意味著企業效益就一定會下降。張志祥結合建龍集團自身的實踐,對鋼鐵企業的環保工作進行了梳理。
毫無疑問,新環保法生效后,企業的投入和運行成本不可避免地會大幅提升,但張志祥認為企業其實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。“比如除塵系統,可以通過優化設計減小阻力,使風量減少,從而降低整個設施的運行成本。”據了解,建龍集團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很多探索。除塵系統中除去的“塵”,其實是浪費掉的原料。因此,應從源頭上將這種“放錯地方的原料”利用起來,做好源頭治理。“這種源頭治理的理念,其實與深層次的提高產品質量和精細化管理是一致的。”
據張志祥介紹,2014年,建龍集團就已經對照新環保法進行了梳理,目前旗下企業的各項指標已經完全符合新的標準了。
“建龍按照新法標準做了之后發現,企業的整體效益并不一定會下降。只要做好精細化管理,從源頭上做好治理,環保所增加的成本與運行過程中降低的成本是可以相互抵消的。”張志祥說。
議案關注制造業如何提高競爭力
政府工作報告指出,制造業是我國的優勢產業。
張志祥認為,原先具備諸多比較優勢的制造業的競爭力正在變弱。能源成本、資金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,正困擾著制造業。
例如,資金成本方面,現在國內制造業的資金成本普遍偏高,大中型企業的資金成本都在8%左右,小微企業的資金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民間借貸,成本更是高得離譜,甚至達到20%左右。
“盡管央行3個月內兩次降息,但是感覺資金并未流入實體經濟,企業也未明顯感覺資金成本有下降的跡象。”張志祥表示,央行降息對鋼鐵行業幫助有限。
再如,制造業的能源成本也要高于發達國家,如電力成本比美國高50%、天然氣成本是美國的2倍~4倍。
|